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微信傳白米飯垃圾食品專家稱不靠譜

微信傳白米飯垃圾食品專家稱不靠譜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4-2-18 07:39

  【byb.cn 】(來源:武漢晚報)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雖然現(xiàn)在生活水平高了,食物的選擇也更加多樣,但是米飯依舊是很多家庭、很多人每日必選。


  然而,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被瘋轉的一篇文章,卻將白米飯定性為"垃圾食品之王",還說白米飯與油炸馬鈴薯條一樣危險,一時間,小伙伴們都驚呆了,難道從小吃到大的白米飯吃錯了?


  記者就此請教了多位專家,結果是:不靠譜!


  正如浙江大學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長朱心強教授所說的,這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是應該少吃淀粉類食物,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文章為了吸引眼球用了很多夸張的、不科學或者缺乏依據的說法,特別是貿然給白米飯帶上"垃圾食品之王"的帽子,有點嘩眾取寵。


  為了更加客觀地看待這篇文章,記者除了邀請朱心強教授,還邀請了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樓南芳教授、浙醫(yī)二院糖尿病??谱o士何曉雯,同時記者連線了1981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在杭州建立的,以水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多學科綜合性國家級研究所,中國水稻研究所的專家團隊。請他們對照這篇文章進行理性分析,哪些段落最有欺騙性,哪些段落錯得離譜,本文一一列舉,一一解釋。


  專家們另一個觀點也很一致,需要辨證地看待白米飯,由于在加工過程中米的營養(yǎng)流失,單純吃白米飯確實營養(yǎng)不全面,需要混搭。


  白米飯幾乎沒有營養(yǎng)?


  原文觀點:白米飯沒有什么營養(yǎng)。


  原文這樣描述"白米飯幾乎不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只含有淀粉,只有糖。"


  專家解讀:


  朱心強教授解讀:這樣的說法結論太絕對,研究已經證明,大米的主要成分很豐富,除了碳水化合物,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的組成都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與此同時還含有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及鈣、鐵等營養(yǎng)成分。


  中國水稻研究所的專家團隊的專家也解釋了米是如何走上我們餐桌,因為加工,確實也存在營養(yǎng)流失。(參見大圖)
米是稻子的子實脫過殼而成,除淀粉以外,稻谷中60%以上的營養(yǎng)素都集中在胚和皮層中。然而,對它進行三拋三選或雙拋雙選后,剩下的就是米核(絕大部分的營養(yǎng)素都被去掉了,剩下的就是淀粉)了,又白又亮,很受市場歡迎,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中國水稻研究所稻米品質專家也坦言,經人為加工,最終送上餐桌的大米絕大部分是淀粉了。"有人說現(xiàn)在一碗飯就是一碗糖,有點過激,但確實有幾分道理,精加工確實損失了很多稻米的營養(yǎng)元素。"

    

  白米飯要吃


  多點粗糧"混搭"


  "沒有一種食物可以包含全面、足量的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素。合理的膳食,就是均衡適量。必須有合理的搭配,讓多種食物中所含的各種營養(yǎng)素基本符合人體的需要。"朱心強教授說。


  2014年2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綱要(2014—2020年)》,也提出"推廣膳食結構多樣化的健康消費模式"。


  中國水稻研究所的稻米品質專家也表示生活中會盡量少吃一點大米飯,多一點"混搭"。"混搭",當下比較流行的就是雜糧、粗糧。


  對此,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深有體會,他說:"不吃白米飯沒有健康損失。我好幾天才吃一餐白米,覺得活得很好。吃白米飯后覺得困倦乏力,而吃雜糧糙米感覺精神抖擻。今天午餐是紅米雜糧飯,紅米,小米,燕麥,高粱米,蓮子(提前泡過),加大棗。香噴噴的很好吃。"


  食物本沒有好壞,搭配很重要。即使是雜粗糧,也是有講究的,不是任何人都要吃,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也有病例是吃粗糧太多,導致腹脹氣的。


  不同人對粗糧的需要量有差別。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癥狀者,長期坐辦公室、接觸電腦較多、應酬較多的人,可適量增加粗糧攝入。


  吃粗糧以每天一次為宜,最好在中餐食用,比如常見的粗糧紅薯、玉米等。早餐吃粗糧粥也不錯,比如在大米粥里適量加入燕麥、糙米、薏米等。


  樓南芳教授提醒,五類人應減少或避免食用雜糧:消化能力有問題的人、貧血和少鈣的人、腎臟病人、糖尿病人、痛風病人。"最好先跟醫(yī)生溝通之后,再有選擇的進行搭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