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chuàng)>> 書評>> 精讀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②

精讀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②

byb.cn
[書評] 作者 :XJ 日期:2012-8-6 08:34
【分頁導航】

  【byb.cn XJ】在上半篇中,我們介紹了脈診的要領和注意事項,以及脈象對應的各種病癥。在下半篇當中,我們繼續(xù)解讀脈要精微論篇。


byb.cn

精讀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②


  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脈之大法。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消環(huán)自己。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fā)也。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脛腫,若水狀也。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軟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今不復也。

 

  帝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坎⌒魏稳??

  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心為牡藏,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

  帝曰:診得胃脈,病形何如?

  岐伯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帝曰:病成而變何謂?

  岐伯曰:風成為寒熱;癉成為消中;厥成為巔疾;久風為飧泄;脈風成為癘。病之變化,不可勝數(shù)。

  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

  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

  帝曰:有故病五藏發(fā)動,因傷脈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徵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徵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肝與腎脈并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濕若中水也。

   

  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余,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有脈俱沉細數(shù)者,少陰厥也。沉細數(shù)散者,寒熱也。浮而散者,為眩仆。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數(shù)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余也;滑者,陰氣有余也。陽氣有余為身熱無汗;陰氣有余為多汗身寒;陰陽有余則無汗而寒。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搜索